A股再融資變奏?監管再出手,兩大交易所兩個月現零受理
分類: 最新資訊
日志詞典
編輯 : 日志大全
發布 : 11-10
閱讀 :96
“適當收緊上市公司再融資。”時隔兩個多月,滬深交易所再度劍指再融資。此前8月,證監會發文明確當前再融資監管的總體要求,其中要求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三大交易所官網看到,9月、10月兩個月,滬深交易所同時出現了再融資“零受理”情況,北交所僅受理了3單。市場短時經歷陣痛,在業內看來,此次優化安排對頻繁過度融資、“蹭熱點跨界擴張”等情形嚴格監管,引導上市公司理性實施再融資。再融資節奏如若放緩,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資金面。再劃多條紅線,兩個月再融資“剎車”11月8日,滬深交易所再給再融資戴上“緊箍”。此次優化再融資安排主要從五大方面出發,一是嚴格限制破發、破凈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資;二是從嚴把控連續虧損企業融資間隔期;三是上市公司存在財務性投資比例較高情形的,須相應調減本次再融資募集資金金額;四是從嚴把關前募資金使用;五是嚴格把關再融資募集資金主要投向主業的相關要求。對此,滬深交易所有關負責人稱,適當收緊上市公司再融資,是充分考慮當前市場承受能力,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而采取的具體措施,與同期發布的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等政策措施的內在精神保持一致。相關安排將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上市公司專注企業經營,改善市值。今年,監管對再融資出圈,早有動作。8月27日,證監會宣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明確當前再融資監管的總體要求。彼時,證監會同樣劃出多條紅線,包括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此外,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兩個多月時間,上市公司再融資市場或許已有波瀾。貝殼財經記者從三大交易所官網查詢,9月、10月期間,滬深交易所同時出現了罕見的再融資“零受理”情況,北交所僅受理了3單。相比之下,去年9月、10月兩個月上交所合計受理再融資15單,深交所受理再融資多達34單。監管加大對項目的質量把關,再融資終止案例同樣成為焦點。貝殼財經記者粗略統計看到,北交所9月初剛剛受理的昆工科技再融資已終止。滬深交易所8月以來已經有18家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處于終止狀態,而今年年內再融資終止審核數量為41家。其中,主要集中在主板企業。從再融資終止理由來看,上市公司主動申請撤回占絕大部分,即發行人和保薦人主動申請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目前,僅華通線纜一家的終止理由為審核不通過。據Wind數據顯示,9月以來,A股再融資節奏出現了“放緩”的跡象,新增實施再融資家數為79 家,合計募集資金737.74億元,而上年僅9月、10月兩個月,A股再融資上市公司達89家,募集資金達1635.83億元。醫藥、機械設備等行業或受影響,新規落地提振投資者信心中金公司研報顯示,新規下A股市場再融資規模或進一步收斂,按新規表述并結合一定的假設,初步估算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等行業可能受限的公司數量較多;銀行、非銀金融、石油石化、醫藥生物、交通運輸等行業可能受限的公司市值規模較大。不過,為了保障上市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交易所也作出了三大安排,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的再融資不適用本次再融資監管安排;融資金額不超過3億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20%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董事會確定全部發行對象的再融資不適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相關監管要求。中金公司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再融資節奏如若放緩,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資金面。優化再融資規則落地,是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一環,對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改善投資者中長期回報預期、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維護良好市場生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等均具有積極意義。華泰證券認為,整體來看,此次優化安排對市場關注的頻繁過度融資、“蹭熱點跨界擴張”、大額前次募集資金閑置等情形嚴格監管,引導上市公司理性實施再融資。此外,平安證券認為,本次優化再融資監管安排規則的落地,短期有利于維護市場投融資平衡,保障二級市場平穩運行,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做好經營;中長期有利于維護資本市場良好秩序,引導資源向優質上市公司聚集,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實現金融高質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