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龍年的九月,遠離喧囂的大都市,在最美的季節里來到空氣清新,水質清澈,靜謐安然的林都伊春,讓身心回歸自然的懷抱。忘不了今年夏天三次光顧龍江,每次走下舷梯,經過出站口時,總是被眼前一幅幅巨幅廣告牌上色彩斑斕的畫面所吸引:蓊郁挺拔的原始森林,透過樹隙間的縷縷晨光,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冰清玉潔的雪的世界,都那么深深地印刻在腦海里。今天,終于又踏上了龍江那片神奇的黑土地,好期待用自己拙劣的文字描繪出這個天然森林氧吧,更是自然之城、清涼世界的醉人的美麗。
伊春—地處黑龍江東北部小興安嶺腹地,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之間,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一個用綠色抒發情懷,用紅松塑造性格,用靜美演繹生活,用生態承載未來的城市;是一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森林城市。它是我國著名的林區城市,素有“林都”之稱,又因盛產紅松,被譽為“紅松故鄉”。由于在伊春嘉蔭縣,曾挖掘出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近年又在其附近新發現了大量鴨嘴龍,霸王龍,虛骨龍和甲龍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稱為“恐龍故鄉”。
這里山清水秀,林茂石美,四季風光如畫。初春,冰雪動融、杜鵑盛開;盛夏,千山盎然、百水爭秀;仲秋,層林盡染,姹紫嫣紅;深冬,銀裝素裹、雪玉冰清。獨具特色的森林生態旅游以其原始,自然,粗獷,神奇而聞名遐邇,2000年伊春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越來越多的游客喜愛上了這座邊陲小城。
當我們的旅游車從神奇的五大連池趕往伊春時,因為路途遙遠,駛上林區的高速公路時,暮色已經漸漸降臨。眼前不斷閃現過黑黝黝的樹林,左前方不知什么時候出現了連綿起伏的山巒,深藍的星空下,一彎新月高掛在上面,別樣的感覺。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小興安嶺的腹地,馬上就要到達林都了,穿行在莽莽林海中的感覺非常奇妙。
伊春的林區面積達300多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2。2%,活立木總蓄積量2。2億立方米。這里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森林類型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蓄積量較多的樹種有紅松,冷杉,云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等,藤條灌木遍布整個施業區,各種珍惜名貴的針闊葉樹種達110余種。每到春夏之交,這里已然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最喜歡橫掛在高速路牌上的一句話:林都迎賓不用酒,捧出綠色已醉人。
第二天經過簡單的休整,我們向第一個目的地五營國家森林公園進發。
駛離伊春市區時,一條大河在石橋下面奔流而過。它就是伊春的母親河—湯旺河,伊春市內大部分城鎮沿湯旺河分布,河水環繞山行,兩岸山秀樹奇,最適宜進行休閑及探險漂流。深秋的季節,道路兩旁的樹木已經泛出鵝黃、淺紫、嫣紅,忍不住拿出相機拍下來,道路兩旁正在盛放的格桑花,遠方靜謐的湖水,五彩的山巒,好不讓人流連。身在綠海中,情在畫中游,小興安嶺連綿起伏的山巒,蒼茫的綠色,耀眼的金黃,每立方厘米五萬八千個的負氧離子,讓你在這個天然的大氧吧里情不自禁地做了一次深呼吸。
來到占地面積141平方公里的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像一棵倒下的紅松造型的山門,非常高大、壯觀。這一帶的林區經過幾千年的自然演替,形成了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的頂極群落,是國家最大的紅松天然林自然保護區,是馳名國內外的森林生態游覽勝地。
在“少奇號”火車前親密留影,走在落滿楓葉的松香橋上,看九曲回轉,抬頭仰望古樹參天,直指云霄。登上高高的瞭望塔,俯瞰莽莽林海,呼吸高含負氧離子的森林空氣,親手觸摸樹齡在4、5百年之間、四季常青的北疆象征樹―紅松。一間間林間空地上的小茅亭,形態各異,落滿秋葉的亭頂,讓你忍不住駐足觀看。微風輕輕徐來,清涼的感覺。
那長滿青苔的林間空地,讓你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一棵棵倒下的樹干,不論你來與不來,它都那么安靜地躺在那里,經受著風雨的侵襲、歷史的變遷。陽光穿透高大的樹干照射在林間空隙,蜿蜒而行的木棧道,一直伸向遠方。
那層林盡染的山巒,那如丹的楓葉,金黃的銀杏,冷峻的云杉,還有雪白的白樺樹干,金黃的樹葉在碧藍的天空映襯下顯得更加挺拔偉岸。那七百年樹齡的紅松之母,雖然已經倒下了高大的身軀,但仍然會讓你坐在她粗大的樹干上,感受大自然的傳奇。那座布滿青藤的木索橋,走在上面,搖搖晃晃,亦步亦趨,讓你像個孩童一樣頑皮地跳起來,那一刻仿佛回到了純真的童年。
走出長達幾公里的木棧道,眼前一片靜謐的湖水,幾只木船靜靜地停靠在岸邊,一個樹墩形的木樁立在水中,對岸是五彩的山巒,倒映在平靜的水面上,讓你恍若到了童話世界的九寨溝,像極了那個波平如鏡的鏡海,一個在遙遠的大西南,一個在廣袤的黑土地,大自然的神奇美景竟是如此相像,置身在這怡人的景色中,陶醉了,接著坐上森林小火車,在林海中飛馳穿梭,耳邊鳥兒呢喃,聽松濤陣陣,好美的感覺。
離開五營森林公園,在湯旺河邊的農莊里,吃上一頓純天然無污染的農家飯,那小雞燉蘑菇,金黃的炒山雞蛋,還有炸得酥嫩的湯旺河的冷水魚,濃稠的棒渣粥,無不讓你感受著黑土地上的一份淳樸和自然。
再驅車前往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構成的國家地質遺跡公園——湯旺河石林公園,又是一番別樣的美景讓你驚嘆。
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巖怪石。湯旺河興安奇石,紅星火山地質公園,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
游覽湯旺河石林公園時我們按照南區、中區、北區的線路,一路前行。一線天,羅漢龜,龍頭巖,龍鳳呈祥,林海觀音,臥天牛,興安靈芝,補天石,增壽龜,一塊塊像形的花崗巖,惟妙惟肖,完全可以和美國的黃石公園相媲美。劍劈山,天犬巖,云靴頂、醉鰲石等特意景觀更是讓你張開想象的翅膀,充分地遐想。一塊樹熊石上,一只憨態可掬的樹熊摟抱著粗大的樹干舍不得下來,經過多年的演替定格成這幅讓人忍俊不禁的形態。
穿行在茫茫原始森林中,眼前落葉繽紛,鋪滿紅葉的小路蜿蜒伸向遠方。長長的木棧道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一棵樹、一塊石頭都會繞道而行,只是讓你置身在林海中,看淙淙的溪水奔流向前,那叮咚作響的水聲像最美妙的音符伴隨著你時而駐足,時而前行。
登上幾十級陡峭的臺階,終于來到了最高峰。一棵高大挺拔的槭樹,葉子像極了楓葉,火紅的葉子,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在周邊金黃的楓葉、蒼翠的松葉印襯下尤為顯得那么熱烈。一聲聲的驚嘆聲中,那些新聞系統的團員們紛紛舉起手中大炮筒一樣的相機連摁著快門,留下一幅幅精美的畫面。
經過了這個秋天,伊春的脊梁,更加的挺直。秋,伊春的秋,小興安嶺的深秋,以一份靜謚,一份感觸,一份多情,一份靈惠,甚至是一種蕭瑟悲涼的顏色叫人心潮澎湃,細想起來,竟然別有一番秋意在心頭。
忘不了伊春小城的木雕園里,仔細尋覓著歷史的遺跡。一組旅游家徐霞客的木刻簡介讓人欣喜和激動。曾經夢想像他一樣在萬水千山間留下自己的足跡,好親切!是不是老天安排自己來這里和他會面啊。
最后一次在這個邊陲小城享受一份愜意,在密林深處的白樺樹下留下自己的身影,留下自己的腳印。
從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到金秋碩果累累的季節,恍然間已經走過了龍年最美的一段時光。曾經的夢想,今天的收獲。哭過,笑過,退卻過,迷茫過,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地爬起。最難忘的九月,經歷了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艱難歷程,好在自己都堅定地走過來了。大自然的雄奇美景,文字,朋友還有最應該珍愛的自己,感恩這個世界,愛所有的一切!
最美的季節,醉美的林都,再見了林都,再見了美麗的小興安嶺,那條穿行在蒼莽林海中五彩斑斕的高速公路會留存在記憶里久久回味。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