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雨后登二龍山
分類: 唯美日志
日志詞典
編輯 : 日志大全
發布 : 09-01
閱讀 :349
雨洗萬峰青,煙消樹似醒。一場冬雨過后,山里的空氣都是清冽的。一行四五十人,斗志昂揚來到二龍山下,挑了一條陡峭的小路攀登。雨后的道路有些泥濘,幾乎是手腳并用“爬”行而上,頗有幾分跋山涉水的感覺。
行至半山腰,有一平坦的巨石,憑空兀自伸向山澗。會當凌石頂,一覽疊庫美。站在此處,觀賞“曉望疊庫”甚美:山腳下,有兩座水庫名曰“曉望”、“塘子觀”。有趣的是,這兩座水庫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唇齒相依,如同母子。藍天白云之下碧水清澈,三面環山其間層林盡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二龍山雖是尚在開發中的新景區,卻也是有“仙”有“龍”。
“仙”,自然是指黃嶺東頂的“聚仙臺”。登臺遠望,二龍山美景盡收眼底。大伙兒紛紛挑戰各種極限動作拍照錄像,以作留念。真真應了:
層臺百尺是誰家,老樹蒼蒼逼徑斜。
煙嵐高曠胸懷廣,谷壑幽深情趣開。
欲醉欲仙非遠事,諸君齊上聚仙臺。
有女赤腳踏其巔,仙乎仙乎秀瑜伽。
從聚仙臺上下來,“笠卷松風聲籟籟,衣沾竹露滴涓涓”,來到黃嶺前桃源河下游的“白龍潭”。深澗幽谷,瀑飛泉流,跳珠濺玉,吞云吐霧,幽幽碧水閃著熠熠光彩,一種飄逸出世的感覺油然而生?!叭收邩飞?,智者樂水”。與山水的對晤,滌除了滿身的濁氣,心境亦虛靜空明起來。
觀水賞水,流連不舍的后果便是脫離了大部隊,五六個人落了單。從龍潭上來,便沒有現成的路了。好在一位哲人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一路磕磕絆絆,東張西望著,總算攆了上去。美美地在“彩虹橋“上拍了合影,又穿過河床上的“鐵索橋”,踢踢噠噠走上水庫邊的“木棧道”。木棧道有一段是建在水渠之上的,走在上面,能夠聽到腳下的水嘩嘩地流淌,發出空谷幽聲。
拾階而上,來到半山腰一處安靜、空曠的院所,這便是依仙山傍靈水鐘神秀聚六氣的“八觀之首”塘子觀。古藤曳紫,松竹掩映,龍澤高閣,呼應觀右,確是福地洞天!圣境如斯,清心寡欲,返璞歸真,物我兩忘,集天地靈氣于一身,自然成就仙風道骨。
寫到這里,忍不住想提一段有關詩仙李白留下的軼事:傳說,當年李白到此游歷,貪戀美景,留下“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的詩句后,終成一醉,不復醒來。后來,便有了今日二龍山上殊景之一的“詩仙餐霞”。
下山途中,看到一家開在山腰的農家客棧,里面零星坐了幾位品茶吃蘿卜的游人。不覺莞爾,真是:
山中歲月無講究,蘿卜綠茶成混搭。
吃吃喝喝圖個樂,緩步歸來意灑然。
下一篇:彩虹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苦菜茶的馨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