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每每七月,總會不經意地感悟柔軟,就越加清晰的感知:柔軟是一種力。
春天是柔軟的。它不辱柔軟的使命,使一粒粒種子破土而出。夏天是柔軟的。它包容了萬物的不羈和瘋長,染歲月以綠色。秋天是柔軟的。面對一季的豐碩,默然不語,只有不虛度歲月,才有心靈的欣慰。冬天是柔軟的。在凜冽無比的日子里,竟然孕育出盛開的梨花,把時空裝點出詩意。
人生也如此。之所以不失柔軟,才有了少年的可愛,中年的堅韌,老年的親善。
因為柔軟是一種力,當我們面對季節的更迭,圓與缺的交替,得與失的并存,才不得以驚恐和無奈。人們從來不褻瀆歲月,也不褻瀆人生中每一個日子。改造自己,也在改造世界,以求塵世的和諧,心靈的圓潤。所有的革命,所有的建設,所有建設中的改革,生態都能得以改善,心靈得以滋養,無不源于柔軟的力,這誰都不得懷疑。
無論時空何以遼闊,都不乏柔軟的的足跡,留下有關柔軟的記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置身于新媒體,攜手于成百上千的良師益友,跋涉于漫漫的文字之旅。一段時間不曾更新文字,天各一方的兄長就會格外牽念,讓彼此未曾謀面的摯友一次次收獲感動。
后來,我對“相由心生”的概念產生了極大興趣,便專注于朋友們的照片,果然再現了一張張親和,友善,淡定的模樣。這正如一位心理學專家所言:父母給了我們最初的面孔,天真可愛。后來我們浪跡紅塵,初始的面孔便有了各自的改變。秉持真善,包容自信,憐憫友善的人,他們擁有了一張慈善,淡定,親和的面孔,洋溢著大氣與智慧。有些人則不然,城府太過深邃,私欲太過沉重,心緒太過灰暗,他們的面容多半陰郁狡詐,人們只能敬而遠之了。
千年蛻變而來的磐石,誰說不夠堅硬?然而,那一滴滴柔情的水,相伴歲月,終滴水穿石,顛覆了磐石的堅硬。從柔軟的心境里流淌出來的文字,也總會似水柔澈,一滴滴,一串串,一灣灣,日積月累,匯集成一種溪流,讓人們從中汲取柔美的能量,陶冶稍稍粗糙的心靈。文字里那些小情節,小故事,小片段,看似瑣碎,甚至不屑一顧,其實,這些都是歲月的本真,日子的花絮,心靈的鈣質。雖悄無聲息,卻都在集聚著前行的力量,不可冷落,也不可漠視。
我忽然想到林清玄的一段文字:由于是農夫,父親從小教我們農夫的本事,并且認為什么事都應從農夫的觀點出發。像我后來從事寫作,剛開始的時候,父親就常說:“寫作也像耕田一樣,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沒有不收成的。”他也常叫我不要寫政治文章,他說:“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寫政治文章,就像種稻子的人去種檳榔一樣,不但種不好,而且常會從檳榔樹上摔下來。他叫我做創作者,不要做理論家,他說:創作者是農夫,理論家是農會的人。農夫只管耕耘,就會大有收獲。如此精彩的語言,如此深情的畫面,讓我感動,不曾忘記。
我想,文字創作,尤其是散文,一定要柔,一定軟,鋼筋水泥類的文字,常常遜色了文字的清麗與婉約。政論,評論,時評類的文字也要寫,但也要遠離“鐵石心腸”的羅列,有理有據,娓娓道來,潤物無聲,這也許才是上乘的文字,才能彰顯柔軟的力。
人類的綿延是不可停歇的,那么柔軟也總要繼續。因為,唯其柔軟,生態才可和諧;唯其柔軟,萬物才可相生;唯其柔軟,日子才可精致;也唯其柔軟,才可保持人生之旅所需的源源不斷的力。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