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從北京回到老家的這些日子,經常和小學同學、中學的同學聚在一起,大家見面時往往不叫你的姓和名,而是互相叫著那時取的綽號,這些久違了的、淡忘了的綽號,現在又叫了出來,既感到好笑又感到親切,一種老同學的深情厚意從心中油然而生。
我記得讀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同學們都喜歡跟別人取綽號。有的綽號是根據人的長相取的,如讀小學時,班里有一個男同學長的白白凈凈的,皮膚就像進口的白面粉一樣,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洋灰面"。還有一個女同學,平常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但是有時跟人吵起來還是蠻狠的,像只母老虎,大家就跟她取個綽號叫"笑面虎"。有的綽號是根據人的習慣取的,如在讀小學時,班里有一個小同學總是流鼻涕,鼻涕一流下來就用袖子一捺,兩只袖子捺的油光發亮,同學們就給他取了"鼻涕王"的綽號。還有一個坐在前面一排的一個小個子同學,衣服總是穿得不合體,特別是穿的褲子總是弄不好,好像老是要掉的樣子,只要他起身和走路的時候,總要把褲子向上擼一擼,不擼的話褲子就要掉下來。根據他的這個特點,同學們就給他取了個綽號叫"擼褲襠";有的綽號是根據人的行為舉止取的,如讀中學的時侯,我們班有一個同學總喜歡提意見,有時侯弄得別人下不了臺,大家都說他真是個意見箱,久而久之"意見箱"就成了他的綽號。初中同班還有一個小同學,個子小但特別調皮,在座位上對前后左右的同學不是用手撮一下就是用腳踢一下,弄得別人上不好課。記得有一次他把前面坐的女同學的辮子用圖釘釘在桌子上,當老師來上課起立時,這個女同學一下被辮子絆著站不起來,險些倒在地上,這種嬉鬧弄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同學們根據他的調皮,就給他取了個"絞屎棍"的綽號。當然除了上面的情況給人取綽號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情況給人取綽號的,我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來好笑,去年回家過春節時,幾個中學同學聚在一起,在一個小飯館就餐,那個綽號叫"意見箱"的老同學走到我面前對我說:"你還記得嗎?我們下放農村時,我和"絞屎棍"到你們知青點串門,晚上偷鵝吃的事嗎?"我說:"怎么不記得呢,這件事終生難忘!"記得那還是一九七四年夏季的一天,“意見箱”和"絞屎棍"到我們知青點來玩,由于生活艱苦,沒有什么好菜招待,"意見箱"就開始提意見了,他說:"到你們點上來玩,太沒什么吃的了,要不我們幫你們改善一下生活,晚上去捉青蛙吃。"于是到了晚上,我們帶著手電筒和蛇皮袋子,沿著墩臺下的水塘捉青蛙。當走到四隊的水塘邊時,看到有幾只白鵝在水塘邊過夜。"意見箱"說:“我們打一只鵝回去宵夜吧。""絞屎棍"連忙附和說:"這太好了,我們有了宵夜的菜了。"于是他找來一根木棒,對準一只鵝的頭打去,這只鵝就在地上撲騰,引起其它的鵝一陣鳴叫,鵝的叫聲驚動了墩臺上休息的人們。我們抱著打死的鵝趕緊就跑,后面喊趕強盜的叫聲不斷。我們跑回知青點,把鵝往床底下一丟,躺在床上裝睡,等外面的叫聲平息以后,我們起來,開始處理這只鵝做菜。我們不敢扯毛,怕毛到處飛楊被人發現,于是就把鵝的毛和皮一起剝下來,用鍬埋在屋后的水塘里,這樣不易被人發現。把鵝處理妥當后,我們又從菜園扯來幾個蘿卜,把鵝和蘿卜煮了一大鍋,美美地吃了一餐,第二天一清早,“意見箱”和"絞屎棍"就回他們的生產隊去了。說來也好笑,冬季生產隊里挖塘泥肥田,從我們屋后的水塘里挖出了鵝毛,社員們就笑我們準是偷吃了哪家的鵝。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四十多年,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那么的驚險有趣,令人難以忘懷!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喲,美好的往事在腦海里難以磨滅……
我想,同學們當年互相取綽號,并不都是嘲笑人家的,而是有貶有褒。究竟該褒該貶,決定的大權完全在于大家。一個綽號的產生,和為大家所認可乃至流行,是有其一定的根據,而不是可以隨意為之的。同學們中的那些綽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一個人的評價。根據綽號,往往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判斷在老同學眼里的這個"他"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人。
老同學相見不叫名字叫綽號,這既是一種愉悅的歡鬧又是一種真情的表達。這種久違了的、淡忘了的綽號,相隔幾十年后又叫了出來,這體現出的是老同學間的深厚友誼,像一股暖流,在相互的心胸中久久流淌……
下一篇:五月,是一個熱情的季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浮生花事醉紅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