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初中同學建了個微信群,這幾天打得火熱,一不小心,上面就是幾百條未讀信息,園藝、茶道、騎行、影視、美食、懷舊……看同學的對話錄簡直如讀百科全書。我們都是長在小鎮上的孩子,同一撥人,小學時分班,初中時分班,高中時分了一次又一次,所以,誰也不太記得是什么時候和誰在一個教室里坐著,只記得,我們都是同學,記憶也就不停地穿越與交錯。
中午靠在床上,本想睡了,結果,一位同學@我,說,“我記得你第一天來上學的樣子,穿著連衣裙,不大說話。”于是,一個中午,我沒睡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記得自己上學的第一天,而我,清清楚楚地記得第一次遇見這群人的模樣。插班生,剛從鄉下的村小轉學過來,稻田、平房、水溝、牛棚、瘋玩的同學和熟悉的老師都沒有了。只有整齊的校園,寬敞的教室,嚴厲的老師,還有,不太待見我的同學。所以,話不多,因為同學們不太愛搭理我。老師很煩我,怕我從鄉下出來,學習拖后腿,尤其是我的字,一再成為他們詬病我的緣由,而這字,終于也真的成了我一輩子的心結。
第一堂語文課,戰戰兢兢地坐在教室里,聽同學頭頭是道地分析句子的成份:主語、謂語、賓語。我這鄉下來的孩子被驚到了:這是語文嗎?為什么我從來也不知道有這些東西!那位驚到我的同學現在在小鎮上開了家快餐店,據說生意很紅火。因為忙,所以她很少在我們的微信群里發言,如果遇上了,不知道還能不能認出她。
數學老師是位儒雅的中年男人,天然卷的頭發每天梳得一絲不茍,白凈的臉總是微微笑著,除了上課,似乎從來不說話。白襯衫、灰西褲,背著手慢慢地在校園里走,很多年后才知道那種風度叫“紳士”。他當然是溫和的,可是,我習慣了大聲說話,卷著褲腿,赤著的腳上沾著濕泥的老師,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見了這衣冠楚楚、彬彬有禮的數學老師都很畏懼。
小鎮歷史悠久,自古繁華。班里的一些同學從小長在大宅子里,院子有好幾進,祖上有經商的,有做官的,也有讀書的,余蔭尚在,子孫們自然頗有點優越感。記得當時班里有個女孩子讀課文好聽極了,每次學校里有故事比賽或是需要主持演出,老師都會把她找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疑心她家里是不是有做播音員的親戚。上了初中后她和我沒在一個班,從此再也沒聽到她讀課文、講故事了。聽說她現在生了一對雙胞胎,和家人一起在鎮上打理一家鹵味店。我不知道那對雙胞胎兄弟有沒有聽過她講好聽的床邊故事,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會跟當年的我一樣為他們媽媽的嗓音所驚艷。
那時候,學校里最出名的是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女同學,在當時的我看來,幾乎沒她做不到的事,考試從來是滿分,跑步數她最快,乒乓球打得很棒,管理班級也很在行,作文更是經常得獎,這神一般的存在,讓我又羨慕又嫉妒。現在,她拒絕承認自己當年是女神,只是,很文藝地過著日子,前兩天,她剛在微信里宣布——我要冬眠了。
當年,鎮上的這所學校在方圓百里都小有名氣。學校前身是鎮上有錢人捐建的一所私立小學。解放后拆了重建,所以讀書時的建筑都是蘇式的。當時并不懂得什么中式、蘇式,只知道它有一段很暗的走廊,雖然影響了教室的采光,卻是我們下課時的樂園。教室的窗戶都很高,老師們當然沒辦法掩在窗戶后面偷偷來看我們是不是在淘氣。當時的我有點怕生,有點孤單,小伙伴不多,最喜歡的是教室門口的小山。說是小山,其實只是一個比較大的土堆,天長日久,綠樹已成蔭。下了課,和同學跑到土堆上,找棵樹爬上去坐著,聽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那么美妙,那么快樂。小學畢業那年,土堆被扒成平地,建了新樓。后來,新樓拆了,建成了圍墻,再后來,圍墻又建成了新樓……
當時的小學是五年制的,在那個學校只待了三年,記憶里卻有一輩子那么長。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