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昨天傍晚以后,我到巴士站等閨女。時令在大雪,夜幕沉沉。我坐在路燈下,聽著眼前小車大車呼嘯而過,腦子里漸次歸于蒼白。
突然,眼前出現幾點白色的漂浮物,宛如細雪點子,卻比之更輕飄,也不在往地下落,而是隨風漫飛。我以為是哪里焚燒垃圾的紙屑余燼,立刻意識到鼻息的渾濁。但分明又不是。扶一扶眼鏡,瞇起眼睛才算看清楚,那浮動的小白點子竟然是蒲公英的種子。它們毛毛的,在黑夜下,被路燈照白,伸展著茸毛,仿佛科幻片里遨游的太空船,神秘而莫測。
心思隨著蒲公英的種子飄飛許久,不知所蹤,后來意識到自己出了神,這才不去理會這些不速之客。
我的大舅的名字常聽母親跟家公家婆嘴上說道,等到眼見是哪兩個字,那已是后來很久了。我珍藏著一本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初小學校的教材,書名《植物學》,在扉頁上就寫著大舅的名字。先記住其讀音,后見識其字實,心里就獨自告白,原來是這樣的。
這是一本植物學的教科書,彩色硬殼紙做的封面封底,書脊則是灰綠色布包,這應該算作簡精裝還是精裝呢?我那會兒也不懂,只覺得比自己的教材神氣厚實,很有點學者氣息的樣子。在這部教材里,有幾頁精美的插圖,其中第一副正是蒲公英綻開圖。
它不像是照片,理當是手繪的,格外吸引我,所以記憶深刻。還值得一說的是,該教材是繁體字本。我頭一回見到那樣的漢字,比春聯上寫的繁體字好看不知多少倍。有的不相識,但也親和。
這本書是我母親的,我猜她從娘家帶來至婆家,它與母親紅色的妝奩常常放在一起,在母親的穿衣柜深處,輕易不得見到的。這書原是母親用來夾存鞋樣子圖子的。
我記得,書中夾著各色圖樣,均與腳上穿的鞋有關,怪模怪樣,展開來看更模棱兩可。圓不圓方不方,帶著針孔。有報紙剪的,有紅紙剪的,還有硬殼紙裁剪的,大大小小,許許多多,擠滿了一書,使書本超級變胖。我后來騰出樣子時,書本怎么也回復不到原該有的平整。
這本書里還夾過一套戲曲片《三笑》黑白照片,不知后來丟哪里去了。那些照片背后好像還有唱段詞,可惜也記憶模糊不清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意識到,這樣一本教科書可能模仿前蘇聯的,式樣和學制都無不留存著證據。為此,它是不可多得的紀念物,妥善保存之很切要。于是移出那些豐富的歲月印跡,留存下已減負的記憶。
其實那些記憶碎屑也蠻可珍貴,惜乎哉不懂,一股腦兒丟棄之。現在向母親要,母親道:“得虧你呀,一雙好手,全都飛不見了!上哪里找?”這意思是我是個敗家子,一點小紙頭都保不住,難怪要受窮。
女人出嫁總要帶點娘家的東西,像蒲公英種子的毛毛,而女人自己呢,還真的像極被茸毛包裹的芯子。到了季節總是要飄一陣子的,落下地就能抽芽開花結籽,開始循環。
下一篇:我是你的泰迪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