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日志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日志在線閱讀學習網站!
小時候拼命想長大,長大后才發現還是童年最無瑕;讀書時做夢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還是寒窗時光最留戀;單身時羨慕別人出雙入對,結婚后才懂得單身也是一種幸福,我們一路向前,走過了錯過了許多,唯有珍惜即時的擁有,才會少一些悔與恨,人人都會錯過,人人都曾經錯過,真正屬于你的,永遠不會錯過。
小時候拍照片,很喜歡"V"的手勢,傻傻的喊"yeah",或者搗亂給別人做個兔子耳朵。
大學了,不好意思擺"V"的手勢了,覺得好傻,卻又沒什么新想法,局促不安不知道手放哪里好。
于是,懂了,成長,我們要開始戒掉很多習慣,而用來替代一時還沒有找到。
中學下了晚自習,浩浩蕩蕩一大群同學結伴騎車回家,聊天,飆車,大喊,為了多鬧一會,繞點遠也甘愿。
大學下了課,回寢室的回寢室,忙工作的去忙工作,陪女友的忙著接女友。
笑著罵他們王八蛋。
于是,懂了,嘲笑這個寂寞,嘲笑那個寂寞,其實現在自己才真正經歷著寂寞。
中學的時候很叛逆,遇到挫折,和父母吵架就想離家出走,闖蕩世界。
大學了,遇到委屈,面對不公,就想往家里跑,躲在媽媽懷里什么也不說,拍拍我的背就行。
于是,懂得了,羽翼未豐的翅膀惦記著飛,展翅翱翔了卻惦記著歸。
小時候什么事都喜歡爭第一:要第一個會寫連筆字,第一個騎自行車上學……
大學后什么事都喜歡往中間跑:不打頭陣,不拖后腿,穩穩當當就好。
于是,懂了,前面爭議大,后面是非多,平衡的地方還是祖宗留下來的中庸。
高中時老師管得嚴,過新年不許送賀卡,說一是浪費錢,二是把那些送賀卡的心思用在學習上。
然后我們就偷偷摸摸的送:裝作不經意的經過,快速把賀卡塞到收信人的桌子里;或者夾在書里以結束的名義傳遞。人人都成了地下黨。
大學了,經過賣賀卡的攤子,都會停留好一會,看了又看然后走開,不是老師不讓寄,而是不知道給誰寄。
于是,懂了,有些東西終于名正言順的時候,反而失去了意義。
高中寫作文,第一段亮出觀點,第二段用一長一短兩個例子論證,最后一段總結升華,呼應全文。常常罵高考作文是“新八股”,泯滅創造力,然后偷偷摸摸自娛自樂寫一些個性飛揚的文字。
大學后,沒限制了,憋得臉通紅卻什么都寫不出來,反倒希望有個范例。
于是,懂了,四處喊著要宣揚個性的,往往是最沒個性的。
高中的時候只能穿校服,走到哪年齡大的就叫我弟弟,年齡小的就叫我哥哥。
大學沒校服,地鐵上半老徐娘都管我叫小伙子,初中生還喊我叔叔,還得硬著頭皮答應。
于是,懂了,實質上,我們早就不是孩子了。
高中的時候能跑能跳都得憋著,能說會唱都得忍著,高考只考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大家都是同一籠包子,看上去一樣。
大學里,玩的就是素質,有特長就能獨當一面,雖然進來的時候都是包子,但就看哪個包子褶兒多,哪個包子長得像漢堡,拼個性。
于是,懂了,就算自己哪哪都短,關鍵時刻還是得有一特長。
小時候聽過1999年世界末日,驚恐萬分。
現在我還好好的活著。
大學了,2012的傳言四起。想想1999的經歷,我決定等2013太陽的升起。
于是,我懂了,人們總是喜歡自己嚇唬自己,而嚇唬的方式沒有任何新意。
以前開學,自己包書皮,用到期末,每本書封面干干凈凈的,里面卻密密麻麻黑壓壓全是筆記。
大學以后,沒有包過書皮,一個學期下來書沒用幾次,卻把表面弄得又臟又皺,而里面干干凈凈,和新的一樣。
于是,懂得了,對于有表有里的堅持應該學學從前的自己。
以前老師上課板書寫錯了或者講錯了,我們會提醒更正。
大學上課,老師弄錯了,沒人說話,一部分是不敢說,一部分是沒什么可說,一部分是看笑話,還有一部分是根本不知道講得是什么。
于是,懂得了,童言無忌,即使沉默的原因有很多。
高中的時候給老師起外號,私下里同學都這么叫。
大學了,想給老師起外號,卻發現根本不知道老師大號。
于是,懂了,有些幼稚的游戲,已經玩不下去了。
硬著頭皮進大學學經濟,雖然在別人看來我這個學校的經濟有多么多么牛,其實冷暖自知。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想出國,成績不行想轉專業,轉專業未果準備考公務員,公務員考試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黑于是準備CPA。
開始我想環游世界,后來想賺大錢,后來想有穩定的工作,再后來希望順利找到好工作。我的夢想在越來越萎縮,卻被認為越來越實際,務實。
于是,我懂了,在現實和夢想之間,我們都是從夢想趨向于現實的以至于越來越偏離,等現實滿足了,再看夢想,已經遠的看不到了。
以前學習,一學期一本書,然后還要好好保管,高考前還要重新看。書里的內容多年后翻看,還會有回憶。
大學之后,一學期一本書,用過之后就賣掉,想想自己學過的書是什么樣封面,沒有什么印象。準備考研重新看的時候,感覺怎么都是新書。
于是,就懂得了,有時候,重復讓人踏實,新鮮反而讓人無感。
高中的時候熬不住了就想再堅持一下,到時候考個大學上上就得了!
大學了,看著自己的專業,看看以前的同學出國的出國,獎學金的獎學金,然后開始罵自己,當初怎么不再多堅持一下。
于是,懂得了,人的確有無限的潛力,如果以現狀看從前。
高中時候上課偷摸看個青年文摘、當代歌壇,愜意的不得了。
一邊看著小說,一遍提防著老師,看的也不亦樂乎。
上了大學,偶然一次經過報亭,買了本青年文摘,給了老板三塊,老板說三塊五。我問什么時候漲了得,老板說漲了有一年多了。我才發現,大學之后,再沒買過青年文摘。
于是,我懂得,是不是有些老友和快樂我們慢慢忘記了?
高中的時候堅持不住了,想想高考之后就解放了,可以不穿校服,可以睡懶覺……苦點也有盼頭。
大學堅持不住了,想想畢業,就想到了找工作。想到了工作,就想到了討老婆,想到討老婆就想到了房子、車子……越想越不敢想。
于是,懂得了,未來不僅是用來向往的,也是用來鞭策自己的。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