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扭曲的非主流
“頹廢的表情,暗淡的心緒,用血洗禮,用靈魂奠祭,原來墮落這么容易?!边@就是90后的非主流,扭曲的支離破碎。
90后的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世界里,好的,讓我們丟掉了靈魂,學會了不思進取。
在這物欲橫流的世界里,90后的我們內心充斥著太多的浮華與驕奢,貪婪與自私種種不良嗜好。說我們浮華與驕奢我們可能不愿聽,那么,看看我們現在穿的是什么吧!說我們貪婪與自私,我們可能不服氣。我們可以豪爽的請朋友請同學吃飯,為什么說我們貪婪自私?那么請問,你錢是哪來的?說我們貪婪是因為我們對父母的血汗錢貪得無厭,說我們自私,我們要錢還不是滿足我們自己,有考慮到父母的心情么?不可否認,社會在進步,這也是社會的代謝產物之一,教會了我們現在不該學會的東西。也許,這東西就永遠不該學會,它已經偏離了本質,突變成病毒。這些東西在我們體內像發酵的面粉,不斷膨脹、膨脹,最后“砰”的一聲,脹破我們稚嫩的心,留下空洞,變成空虛。而那些粘糊糊的面粉,涌入體內,無法除凈。
90后的我們愛把自己喬裝成傷感,郁悶是90后的口頭禪。
過早的空虛老化了90后的心,讓本來完美的心跳出現雜音。幼稚的思維總要把自己偽裝成成熟,盲目追求90后眼中的“個性”。當所有的90后像潮水一樣涌入非主流的海岸,那么,樸實無華的美成為了真正的“非”主流,多么可笑的行為!
韓寒說過:“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這和在車站等火車一個道理,乖乖留在站上,總會有車來,至于剛開走的車,我們泛泛之輩是追不上的?!?0后的我們是“倔強”的,一定要證明自己可以追上,最后的結局卻是追錯了方向,多么遺憾,令人嘆惋。
90后的我們不曾體味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更別提老一代人的革命精神。有誰童年撿過破爛?又有誰童年賣過冰棍兒?當然,我這只是打個比喻,我們不一定要做這些事,畢竟時代在不斷升級,況且人與人生活的環境也有天壤之別。但是,我是想說,我們要保留最起碼的精神,一種自立自強,艱苦奮斗,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那可是我們的根?。∥覀儽仨殲樗A粢粔K生長的空間,將它連根拔起的你,必將遭人唾棄,你們說呢?
苦難的童年往往是命運中最寶貴的饋贈。阿德勒的心理學說認為異常的蹭蹬和磨難往往能讓人產生強烈的超越自我的意識,而這恰恰是成功的持久動力之一。而在90后的我們眼中,這都不是不屑的粉塵。我們抬起那“高傲”的頭顱,追求不一樣的享受,垃圾精神。這樣的我們,讓多少先輩悲哀,他們在嘆息我們忘“本”,忘記我們生存的根??!一個人忘“本”是可恥的,一個民族忘“本”是可悲的“衰”,一個國家忘“本”,是要遭受蹂躪的!
90后的我們有太多太多令人悲哀的地方,鏡子中的我們永遠無法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波瀾,世紀的交接悄悄地偷走了我們的本性——單純!所謂的神可能喝醉了吧,才做出如此失敗的事情。他用薄薄的紗蒙蔽了我們明澈的雙眸,在純白的心靈上重重涂上了一抹黑色。我們一直徘徊在現實的邊緣,習慣了獨自一個人彷徨在灰色的夢境,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可能會讓我們的后輩也覺得理所應當。
但是,記住,90后的我們必將成為世界的主宰,這是不爭得事實。所有的所有,都將適時終結,一切的一切,源于我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扭曲的非主流,就像一塊被“無知”玩弄的粘土,被隨意塑造成面目全非的奇異,但時間終將沖刷這一切的丑陋,把我們塑造成殘缺的完美,只要我們內心深處還有那份良知,哪怕一丁點,都不要放棄自我,相信沉睡的麒麟終將被喚醒。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掉陷渠溝?!?br />
后記:
我之所以不用“你們”而是用“我們”行文是因為身為90后的我并沒有資格批評大家,我們都是同一年代的人,都是同一類人,但是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得不讓我深思。我不想被黑色的旋渦吸干我全部的靈魂。所以寫下此文,就當作自我檢討,警示同仁!